现象级热播电视剧《繁花》成为今年的一道文化大餐。剧中令观众着迷的不仅是颇具腔调的上海话,演技出色的上海演员,还有整个上海的城市文化和历史脉络。然而《繁花》绽放的背后,离不开上海金融和税务部门的默默助力。请听报道:
在《繁花》剧尾长长的“特别鸣谢”名单中,出现了上海银行浦西分行,正是这家银行下属静安支行为《繁花》的摄制提供了独家信贷支持。早在2018年,上海银行静安支行客户经理王轶佳就与《繁花》的制作公司结缘,《繁花》项目已经在秘密酝酿之中。
“在2019年年底的时候,客户因为提出他跟腾讯签了一个大额的制作协议,他自己也盘算了一下,在拍摄过程当中会有一些资金缺口,所以他跟我们联系,其实我们第一次就跟王导就碰头了,听听王导对于《繁花》项目的一些介绍。”
根据“茅盾文学奖”作品改编的剧本,名导演王家卫亲自执导,强大的演员阵容,腾讯计划投资,《繁花》距离成功只差最后关键一步——项目前期投入。
静安区文旅局副局长吴芳艺介绍:“王导大家都知道真的是精耕细作,我们看他真的是一个道具都是精益求精,一个窗棂的颜色可以涂个10遍8遍,所以他的制作成本的确很高。那么在这个环节当中,上海银行审慎谨慎也是很宽容,给他一个长期的一个信用贷款,这其实就是个融资的一个支持。”
实际上在腾讯投资到位之前,《繁花》项目并没有收入,所有的拍摄、制作都依靠剧组自筹资金投入。尤其《繁花》摄制期间正好遭遇疫情,导致成本大幅提高。
吴芳艺说,静安区方面给予项目贴息和担保支持,帮助《繁花》渡过难关:“腾讯它不是把100%的制作成本都给你了,它一定是播映之后分阶段给你,那么剧组来说它一个亿、两个亿的资金制作成本已经投进去了,成本还没收回来的情况下,过桥的一个阶段怎么办呢?融资机构来支持,那么政府做过桥阶段的融资贷款贴息和担保,然后来降低我们剧组的经营风险,也是帮他共担风险吧。”
上海银行浦西分行行长杨嵘介绍,按照传统的贷款审批标准,影视剧制作,周期长,不确定性大,金融机构要服务好这类企业,需要开拓全新的风控模式,提升优质文化项目的甄别能力。
“《繁花》拍摄期间正值新冠疫情的暴发,我们行携手静安区文旅局为《繁花》开了影视行业大额授信业务的先河,流动资金贷款分了8次提款,几十家供应商的支付,我们跟客户也签订了资金监管协议,严格地把控贷款的资金用途的基础上,既不突破风险监管的要求,又竭尽可能为客户提供资金使用的便利,助力我们《繁花》绽放。”
《繁花》开机后,很多精致的场景都是在位于松江的上影昊浦影视基地内拍摄。三年间,基地为《繁花》精益求精的拍摄配套了大量设施,投入大量资金。
基地常务副总经理郗岳对松江税务部门及时主动服务,帮助企业落实1600多万元增值税留抵退税感受很深:“项目过来拍摄的时候涉及方方面面的,你比如说服装、化妆、道具、美术、置景,它这里面有非常细的跟税务相关的,而且是比较繁琐的,那么这个时候就我们的财务团队和咱们税务局也是密切的去沟通和对接,他们确实也是很细致的就跟我们去讲解这个政策,我们企业能够享受到的每一笔钱都是顺利地落实到位了。”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繁花》这台精彩的“海派好戏”终于不用为钱发愁。